“无人机+”时代民用无人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路径(下)
发布日期:2022-05-30 23:48:17
(一) 基于协同创新开展社会职业培训。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培养的无人机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从事无人机专业人才教育的社会专业培训机构要紧密围绕行业应用, 根据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资质能力要求, 依据专业应用开设在职培训课程, 注重专业性和实战性, 除飞行操控外, 还要设置行业应用技术的相关课程, 开发全方位的非学历培训项目、资格认证培训项目, 针对行业应用可为客户专门开发定制化课程, 提供新飞手入门、行业进阶、设备维护等全方位培训, 结合农林植保、遥感测绘、警务执法、电力巡检、影像制作、环保监察等无人机应用领域具体的岗位要求, 注重开展无人机空地通信、无人机智能检测与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反无人机技术和无人机应用示范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要精准化培养无人机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能人才, 探索建立健全符合社会需要和无人机行业特点的成人教育体系, 以满足我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无人机人才需求。
(二) 基于“互联网+”开辟公众科普网络平台。由于消费级无人机组装操作相对简单, 有近一半无人机玩家只是从网络或媒体了解支离破碎的常识, 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教育培训, 缺乏法规知识与安全意识。面向群体庞大的公众, 无人机人才教育培训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操作不需要证照管理的轻小型无人机的初学者及社会大众而言, 必需经历专业的无人机科普常识教育, 让公众或爱好者了解航空理论知识、无人机基本知识、通用技术要求、使用注重事项等内容, 循序渐进的掌握无人机基本技术。无人机产业链相关单位或机构要基于“互联网+”思维, 通过开发无人机科普教育网络阵地, 面向广大社会公众、航空爱好者、无人机产业的投资者、创业者与行业相关人士全面系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介绍无人机相关的航空理论知识、行业监管政策法规等知识, 以促进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依法依规发展, 有益于繁荣通用航空文化与扩大行业人才基础群体。
以上便是“无人机+”时代民用无人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路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 © 2021 山东新航道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2308881号
技术支持:忆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