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百科

无人机被称为“空中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属于高新前沿科技产业

公安院校警用无人机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22-06-13 22:22:08

        近年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在警用无人机教学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尝试,打造了一支优秀的警用无人机教员队伍,并为国家移民局等单位培养了一批警用无人机人才,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初步探索了符合公安院校的警用无人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 打造全面的警用无人机教学队伍

        作为各类人才的培育基地,公安院校在相关领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警用无人机教学队伍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 集中精力培养教员队伍

        公安院校仅有初级驾驶员是肯定不够的,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培养出一批持有A类执照的高级驾驶员承担无人机驾驶教练任务。已经持有B类执照的驾驶员可以以助理教员的角色协助教练员开展教学,积累驾驶经验和教学经验,为将考取A类执照做好准备。

2. 组建专业全面的教学队伍

        除驾驶员外其他飞行机组人员和维修勤务人员方向开展研究,并形成教学能力。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机组人员和维修勤务人员的培养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公安院校可以通过与相关的行业协会或者无人机企业开展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属于自己的维修勤务人员。

3. 培养教练员警务实战能力

        脱离警务实战的警用无人机培训就像无根之木,是没有意义的。为了避免警用无人机教学脱离实践,公安院校可以经常组织教员到公安机关基层单位参加各类勤务,在执法执勤的过程中积累实战经验、锻炼实操技能,为提高警用无人机实战教学水平打好基础。

二、 建设专门科研训练机构,教、学、研一体化发展

        要想让公安院校培养出的警用无人机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现代化执法环境,仅着眼于现在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建设专门机构负责针对警用无人机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科研和教学训练。

        警用无人机科研机构主要承担无人机警务应用的前沿功能、无人机管控和低空安防领域等新兴课题的科研工作;警用无人机培训机构主要承担以驾驶能力为核心,组装调试、维护保养等能力为支柱的培训任务,着力开发机组人员和维修勤务人员的培训课程,并培养相应科目的授课教员,形成完整的警用无人机人才培训体系。最终打造出一支“教、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警用无人机教学科研队伍。

三、 开展警用无人机警务专项使用培训课程论证

        在美国陆军的无人机教练员团队聘请了很多具有实战经验的教练员,“包括长期从事无人机操作维护,有着丰富履历和实战经验的军职人员”。公安院校的警用无人机教员要积极到公安机关基层单位调研、挂职,发掘警用无人机在警务应用领域的潜力,以及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将基层的工作经验转化成教学能力,将基层的实际需求转化为科研动力。发掘警用无人机在警务指挥、缉毒缉私、搜索追踪和警务巡逻等多种勤务中的潜力,开发适用于各警种的专项课程,以保证警用无人机能够应用在各种勤务中。

        警用无人机作为科技兴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未来必将快速进入到公安工作一线。作为面向公安战线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潜心钻研如何提高警用无人机的教学水平,为提高公安机关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执法环境做出贡献,是每一所公安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